附錄A
齒輪公差關系式與計算式
(補充件)
A1切向綜合公差Fi′、一齒切向綜合公差Fi′、螺旋線波度公差ffβ、軸向齒距極限偏差±FPK、一個軸向齒距偏差fpx、中心距極限偏差fa分別按下列計算式計算:
Fi′=Fp+fβ……………………(A1)
fi′=0.6(fpt+fβ)……………………(A2)
ffβ=Fi′cosβ……………………(A3)
FPK=Fβ………………………(A4)
fpx=fβ……………………(A5)
fa=0.5(IT6,IT7,IT8)………………(A6)
式中:β——分度圓螺旋角。
A2公法線長度極限偏差EW、齒厚極限偏差ES分別按下式計算:
EWs=-2sinα-(-Eh)……………………(A7)
EWi=-2sinα-(+Eh)……………………(A8)
TW= EWs- EWi…………………………(A9)
Ess=-2tanα(-Eh)………………(A10)
Esi=-2tanα(+Eh)……………………(A11)
Tss= Ess- Esi……………………(A12)
式中:α——壓力角。
A3齒輪副的切向綜合公差Fic′等于兩齒輪的切向綜合公差Fi′之各。當兩齒輪的齒數比為不大于3的整數且采用選配時,Fi′可比計算值壓縮25%或更多。
齒輪副的一齒切向綜合公差Fic′等于兩輪的一齒切向綜合公差fi′之和。
A4 極限偏差及公差與齒輪幾何關系式見表A1
表A1極限偏差及公差與齒輪幾何參數的關系式
d——齒輪分度圓直徑b——輪齒寬度L——分度圓弧長
附錄B
齒坯公差
(補充件)
B1齒坯公差按表B1規定
表B1齒坯公差
齒輪精度等級1)
|
4
|
5
|
6
|
7
|
8
|
孔
|
尺寸公差
形狀公差
|
IT4
|
IT5
|
IT6
|
IT7
|
軸
|
尺寸公差
形狀公差
|
IT4
|
IT5
|
IT6
|
頂圓直徑2)
|
IT6
|
IT7
|
注:1)當三個公差組成的精度等級不同時按最高的精度等級確定公差值。
2)當頂圓不作測量齒深和齒厚的基準時,尺寸公差按IT11給定,但不大于0.1mn.
表B2齒輪基準面的徑向圓跳動公差
分度圓直徑,mm
|
精度等級
|
大于
|
到
|
4
|
5,6
|
7,8
|
-
|
125
|
7
|
11
|
18
|
125
|
400
|
9
|
14
|
22
|
400
|
800
|
12
|
20
|
32
|
800
|
1600
|
18
|
28
|
45
|
1600
|
2500
|
25
|
40
|
63
|
2500
|
4000
|
40
|
63
|
100
|
表B3齒輪基準面的端面圓跳動公差
分度圓直徑,mm
|
精度等級
|
大于
|
到
|
4
|
5,6
|
7,8
|
-
|
125
|
2.8
|
7
|
11
|
125
|
400
|
3.6
|
9
|
14
|
400
|
800
|
5
|
12
|
20
|
800
|
1600
|
7
|
18
|
28
|
1600
|
2500
|
10
|
25
|
40
|
2500
|
4000
|
16
|
40
|
63
|
附加說明: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機械工業部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齒輪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標準由機械工業部鄭州機械研究所負責起草。
本標準起草人員陳淵、李長春、張廷健、劉世軍、張一實、徐永年。
自本標準實施之日起,原JB4021-85《圓弧圓柱齒輪精度》作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