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齒輪副側隙的檢驗
齒輪副側隙的檢驗包括齒輪副圓周側隙jt和法向側隙jn的檢驗。
19.1測量方法和測量儀器
齒輪副側隙的測量方法有單點法、單嚙法和雙嚙法。
單點法在箱體上對安裝好的齒輪副進行測量,也可在滾動試驗機上進行測量。
單嚙法的儀器有齒輪式單面嚙合檢查儀和傳動鏈測量儀。
雙嚙法的儀器有雙面嚙合檢查儀。
19.1.1單點法測量原理
單點法測驗量圓周側隙時的原理參見圖44。單點測量圓周側隙時,在中心距和使用時中心距相同的情況下,將齒輪副的一個齒輪固定,在另一個齒輪的分度圓切線方向上置一百分表然后晃動此齒輪,其晃動量由百分表讀出,即為圓周側隙值。
圖44圓周側隙單點測量示意圖
單點法測量法向側隙的原理參見圖45。單點測量法向側隙時:在中心距和使用時中心距相同的情況下,可用測片或塞片進行測量。也可和測量圓周側隙相似使用百分表,但要將百分表測頭放置在與齒面垂直的方向上,此時從百分表上讀出的晃動量即為法向側隙值。
圖45法向側隙單點測量示意圖
19.1.2單嚙法測量原理
在中心距和使用時中心距相同的情況下,按17.1.1和17.1.2的測量原理,以同一零位測出左、右齒面的齒輪副切向綜合誤差曲線。左右齒面的齒輪副切向綜合誤差曲線之間的距離即為齒輪副側隙(圖46)。
圖46單嚙法側隙形成示意圖
19.1.3雙嚙法測量原理
雙嚙法測量原理參見圖3。它是在一般雙嚙測量的基礎上擴展的。雙嚙法測量側隙需先按齒輪副實際使用時的公稱中心距來校準雙嚙儀的測量中心距并使測微裝置4置零,并在記錄紙上畫出零線,然后再按5.1.1的測量方法測出帶零線的徑向綜合誤差曲線(參見圖47)。曲線和零線之間的距離即為側隙在雙嚙中心距方向的反映值。在該曲線上按誤差定義取出jn和jt。
圖47帶零線的徑向綜合誤差曲線
19.2測量
19.2.1測量儀器的檢定
儀器應按檢定規程或其它有關技術文件的規定進行檢定,經法定部門檢定合格后方準使用。
19.2.2測量基準的確定
見附錄B(補充件)。
19.2.3單點法測量位置的確定
應對大齒輪每轉過大約60°的位置進行齒輪副側隙的測量。
19.2.4單嚙法,雙嚙法嚙合圈數的確定
應在大齒輪一圈的范圍內進行齒輪副側隙的測量。
19.3測量結果的處理
單點法測量側隙時,可直接在指示表上讀出或根據測片或塞片的厚度定值。以在19.2.2所規定的各測量位置中,測得的最大側隙和最小側隙作為測量結果。
單嚙法測量側隙時,以同零位測出的左右齒面的單嚙綜合曲線之間的距離來定值(參見圖46)。
雙嚙法測量的側隙在帶零線的徑向綜合誤差曲線(圖47)上取值。X軸就是零線,X坐標代表大齒輪的回轉角,Y坐標代表側隙。曲線在X坐標360°范圍內,Y坐標的最小負值為jn min(或jt min),最大負值為jn min(或jt min)。
jn應在被測齒輪齒面法線方向計值(μm),jt應在被測齒輪分度圓切線方向計值(μm),以其它方向測量時應對測得值進行換算,見附錄C(補充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