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軸承溫度的時域分析實際上是研究電機軸承溫度隨時間變化而變化的方法。事實上時間對溫度的影響更直接的是軸承自身情況、軸承負載情況、環境情況隨時間變化而變化的一種體現。
對于正常使用的電機軸承而言,在電機不運行的時候,軸承的溫度與電機機座、軸的溫度相同。此時,電機不運行,自身不發熱;同時軸承不運行,軸承也不發熱。此時電機軸承的溫度與環境溫度一致。因此環境溫度給了電機軸承溫度一個參考。這個環境包括空氣介質溫度,也包括周圍設備傳導溫度等因素。
對于運行的電機而言,電機各個零部件(包括繞組,密封件,軸承等)在運轉的時候會發熱。而作為整體機構的一個部分,相互存在熱傳導。此時,如果電機負載加重,或者某個零部件出現故障,都會引起電機軸承溫度的變化。這種軸承溫度的變化就是電機軸承溫度時域分析的手段。
首先,工程師通過溫度監控,發現了電機軸承的溫度高于歷史溫度。因此提示需要對溫度異常進行排查。前已述及,這種溫度的變化中,零部件故障是原因之一,而非全部原因。因此對這些原因的排查就構成了故障診斷與分析。
筆者多年前曾遇到過一個電機軸承投訴,反映的是軸承溫度通常是50度,但是某一臺電機驅動端軸承的溫度達到了60度。工程師根據電機軸承溫度的變化提示出了可能的故障。但是在現場發現,電機軸承驅動端位于電機冷卻風出風口。而此處出風口的溫度就已經達到了56度。換言之,電機軸承工作在高于50度的環境中,軸承不可能自身的溫度還維持在50度。這個過程就是通過溫度變化,同時參考環境溫度得到的基本分析。
另外,大數據技術給了電機軸承溫度時域分析更多的可能性。比如電機軸承隨著負載溫度變化的趨勢是否符合普遍趨勢;電機溫度的變化趨勢是否符合應有的負載變動趨勢等。 |